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老腔》遇零排片尴尬 谁来扭转中国文艺片困境?

拍摄制作六年,以著名老腔艺人“白毛”为原型的陕西本土电影《老腔》在12月2日公映,这部电影首次将老腔作为“主角”,展现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此前入围多项国际电影节,受到很多电影和民艺爱好者的期待。

然而,上映四天来,《老腔》一直被困在排片“百分之零”的无奈——它和不久前方励下跪求排片的《百鸟朝凤》,以及口碑爆棚却只争取到10天上映期的《路边野餐》一样,落入了中国文艺片的困境。

《老腔》连续3天排片占比为零

昨日,《老腔》制片人李林泓在与《西安晚报》记者半个多的通话中,提到最多的三个词,是“尴尬、悲哀和寒心”,因为《老腔》连续3天排片占比为零。

12月2日,以华阴老腔为线索,展现民间艺术传承的《老腔》上映。此前,该片曾获第六届欧洲万像国际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影片,入围2014年第3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世界焦点”单元以及入围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单元。导演希望能借助影片唤起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但低到无法挤上排片榜的排片数量,让公众的目光几乎无法触碰《老腔》。

影片公映首日,该片在全国影院几乎“零排片”, 李林泓无奈地向记者“端家底”:“上映首日,北上广,还有西安的一些影院,只能通过我们包场买团体票,影院才给排上一场。” 昨日,《老腔》在普通排片榜上依旧难觅踪迹,在专业票房网站上才能找到。记者昨日查阅猫眼专业版数据,发现这部电影当天在西安共排了3场,在全国也只有45场,排片场次占比约为百分之零。

同一天,票房冠军《你的名字》的全国排片场次为69939场。

渴望

“市场能给一个上架的机会”

一边是落寞的排片数量,一边是观看影片后观众甚佳的反响。

在西安,只有欢乐小马影城和中影国际影城两家影院能看到《老腔》。有观众在观影后向记者表示,看后很感动,不但能欣赏地地道道的老腔,还看到多样的陕西传统艺术,“非常陕西,非常本味”。

影视专业的“90后”大学生娜认为,《老腔》也很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不是说教,而是用人物的命运承载传统的变迁,用人物的纠葛去讲述承袭中的矛盾,这是一部能让人专注看到结束的电影。”外地网友vivian则点赞说:“我今天看了,很不错,为老一辈艺人的奉献感动。真的要支持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李林泓说,连续几天,自己和团队跑了许多城市,“在上海、北京、广州……我们买半数票让影院排出一个场次,余下的座位才获得了被公开销售的权利,然后它们会很快被卖出去——这说明大家对影片还是有兴趣的。我们跟踪了很多地方的观影反响,很多人都问我们,想看为什么没有地方买票?我没法回答。我们很渴望市场能给一个上架的机会,可现在连个机会都不给”。

破局

文艺片各出奇招为自救

在中国拍摄文艺片,如今已经成为业内人眼中“有勇气,有情怀”才敢做的事情。为拍摄《老腔》抵押掉房产的李林泓说,已经做好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的准备。

更多有情怀、有勇气拍了文艺片的片方们,为了不“倾家荡产”,也想过各种方法争取排片,例如《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放弃“男儿膝下有黄金”的信条,在为影片宣传时突然下跪磕头;《少女哪吒》用“众筹反推排片”的方式争取排片;《闯入者》导演写了煽情的公开信,直白地请求“我的观众,请你挺我”;揽获13项世界电影奖杯的《路边野餐》改档躲避商业片,最终收获的仍是不到百分之一的排片份额。

“市场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商业电影固然深受喜爱,但它也不是观众唯一需求。电影院线是文化产业的发布者,更是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老腔》导演高峰昨日在自己的微博上希望,院线能为艺术留一片发展空间,还观众选择的权利。“不能把文艺片见到观众的机会都抹杀了。”

他的话与王小帅不久前发出的慨叹几乎重叠,“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

拯救

多管齐下培养大环境

上个月,凭借文艺电影《不是问题的问题》摘得金马影帝桂冠。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文艺片不能在意票房,“文艺片肯定不能在意票房,甚至你得有那种被忽略、被冷落的准备”。

但现实是,当院线排片比例的逐年递减,文艺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很多业内人士担忧如此以往,“被冷落”终将成为“被消失”。

在文艺电影创作者于营销、市场化、商业化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积极开展“自救”之余,还有谁能扭转中国文艺片的困境?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看来,推进国内院线差异化建设尤为必要。

今年10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宣告成立,为艺术电影放映提供“主战场”。此外,规模日益庞大的视频网站或许也将在未来成为文艺片分流的一大渠道——在设有专门艺术院线的国家,文艺片的收入不只依赖院线,在线视频网站、电视台电影频道等都是影片回笼资金的重要渠道。如今,多个视频网站已开始了文艺片付费点播的探索。据悉,《老腔》正是在卖出视频网站版权后,才拥有了“反哺”电影院线宣发的能力。

“归根到底,关键还是在于大环境的培育,这个过程中,制度与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撑必不可少。”李林泓这么认为。 记者 孙欢